馬可福音

2021年9月9日-9月24日


2021 年 9 月 24 日 馬可福音第十六章:復活的大能   耶穌復活了! 親愛的聽眾,今天我們讀馬可福音最後一章,第 16 章,也是基督教信仰的中心:耶穌復活!世上其他任何大思想家,哲學家,任何其他宗教人物,從東方的孔孟老莊,釋迦摩尼,到西方的亞里斯多德,蘇格拉底,或者中東的穆罕默德,一個共同特點,他們已經死去,他們跟每個普通人一樣,無法戰勝死亡。唯有耶穌不同,他是唯一死而復活的人,然後升到天上坐在神的右邊(馬可福音 16:19)。耶穌就是神!對於這點約翰福音第一章有更充分的描述,我們一起讀第一節:“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後面第14節展開說了“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地有恩典有真理。我們也見過他的榮光,正是父獨生子的榮光。” 回到馬可福音,看今天的經文。第一節“過了安息日,抹大拉的馬利亞和雅各的母親馬利亞並撒羅米,買了香膏要去膏耶穌的身體。”這些婦女不知道耶穌要復活,只是帶著香膏來履行常規的殯葬規矩。實際上她們沒有充分準備,因為到了墓前,才開始互相問(第三節)“誰給我們把石頭從墓門滾開呢?”。但這時候她們看到墳墓門口的石頭已經被滾開,一個穿白袍的少年人,很可能就是天使,對她們說(第6,7節)“不要驚恐!你們尋找那釘十字架的拿撒勒人耶穌,他已經復活了,不在這裡。請看安放他的地方。 你們可以去告訴他的門徒和彼得,說:‘他在你們以先往加利利去。在那裡你們要見他,正如他從前所告訴你們的。’” 這是第一個見證,可以理解幾個婦女很害怕,不敢告訴其他人。緊接著第九節提到耶穌又向抹大拉的馬利亞顯現,她後來去告訴其他門徒,但仍然沒有人相信。 下一個見證來自另外兩個門徒。馬可福音對這件事一帶而過,路加福音第 24 章則說得非常詳細,二人離開耶路撒冷,耶穌與他們同行了一路,並且講解經文,二人心中火熱(路加 24:32)但是不知道為什麼。直到晚上吃飯,祝謝的時候才眼睛明亮(路加 24:31),隨後告訴眾人,但是他們仍然不信。 第14節記載了後來發生的事情:“十一個門徒坐席的時候,耶穌向他們顯現,責備他們不信,心裡剛硬,因為他們不信那些在他復活以後看見他的人。”請別忘了這十一個門徒是已經跟隨耶穌三年,聽了無數次講道,親眼目睹很多神蹟,包括醫治病人,趕鬼和復活拿撒路等等。所以耶穌教導他們說(第 15 節到 18 節):“你們往普天下去,傳福音給萬民聽。 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不信的,必被定罪。 信的人必有神蹟隨著他們,就是奉我的名趕鬼;說新方言; 手能拿蛇;若喝了什麼毒物,也必不受害;手按病人,病人就必好了。” 第15節的「萬民」原文不單指人,還包括萬物。因為萬有都因人的墮落敗壞,與神失去了和諧的關係。如今借著主耶穌基督從死裡復活所成就的救贖,萬有都得與神和好。這就是復活的大能,也是福音工作的開始。第 17 節的「神蹟」意思是「記號,兆頭」,不必過分陷在 「必有」這個詞上,這句話的中文標準譯本更準確:「這些神蹟將伴隨著信的人」,意思是信徒身上隨時都可能顯出神蹟,但什麼時候、讓什麼人、行什麼「神蹟」,主權都在神,目的是為了「證實所傳的道」(20節)。作為基督徒,追求這些「神蹟」不是目的,最重要的是第20節,也就是今天的最後一節:「主和他們同工,用神蹟隨著,證實所傳的道」 如果你是第一次聽到關於耶穌復活的資訊,請注意馬可福音是比較簡約的,其他三部福音中有很多更詳細的描述。從兩千多年以前福音工作開始,到現在全世界已經有三分之一的人相信耶穌,相信耶穌的復活,那麼每個人都應該問問自己,我是否相信呢? 2021 年的今天,流行的學說是進化論,時髦的科技是電腦,手機,網路和人工智慧。在這種大環境下,我們究竟應該相信什麼呢? 今天讀的第16章第 13 節清清楚楚地描述了門徒當初的第一反應:“他們就去告訴其餘的門徒;其餘的門徒也是不信”,但是後來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除了老約翰,其餘十人都是殉道而死,可算是 180 度的大轉彎。如果對復活有一丁點疑問,沒有人會傻到為這件事獻出生命,不是嗎? 聖經之外,耶穌復活的證據非常多,在我們短短的節目中,沒有時間一一列舉。當然坦白地說,如果願意去找,反面證據也不少。事實上,沒有人能用言語說服另一個人,每個人看到的,都是自己想要看到的。每個人相信的,也是自己選擇要相信的。 門徒們選擇了相信耶穌復活的大能,鼓勵每個人都來到神面前禱告,尋求自己的答案,做出自己的選擇。 今天的禱告:天父我們感謝今天的經文。耶穌的復活記載在馬可福音裡,兩千年前的那個清早,天使說“你們尋找那釘十字架的拿撒勒人耶穌,他已經復活了”,這也是對我們每個人的挑戰,是願意相信你的永恆的話語,還是願意相信千變萬化各種學說。在這個混亂的時代,求你保守我的心志,讓我明白真道,也祝福每一個信了福音,就去傳的人,願聖靈與我們同在,禱告奉主耶穌永生的名,阿們!

馬可福音第十六章:復活的大能


2021 年 9 月 23 日 馬可福音第十五章:十字架的意義   弟兄姊妹們平安。今天我們來讀馬可福音第15章。這一章講述一個重要事件,就是耶穌被釘十字架。 耶穌被祭司長,文士以及長老捉拿,先是帶到大祭司面前受審,接著全公會的人就把耶穌告到羅馬總督彼拉多那裡,想要藉彼拉多的手來除掉耶穌。接著祭司長挑唆眾人叫彼拉多釋放巴拉巴這個強盜,把耶穌釘十字架。於是彼拉多為了討猶太人喜悅,就釋放了強盜,鞭打耶穌。接著耶穌遭受士兵的戲弄和羞辱,然後被帶去各各他這個地方。各各他就是骷髏地的意思。士兵將耶穌和兩個罪犯同釘十字架。他們給耶穌用沒藥調和的酒以減輕釘十字架的痛苦,但耶穌不受,全然接受十字架的過程。順服天父的旨意。耶穌在十字架上被眾人嘲笑說祂救得了別人卻不能救自己。最後耶穌在十字架上呼喊“我的神,我的神,為什麼離棄我?”這是耶穌十架七言的其中一句。這七言分佈在四福音書裡,其中有禱告,勸勉和應許的話語。 當耶穌被兵丁戲弄的時候,路加福音記載耶穌說:“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做的他們不曉得”。耶穌讓我們知道憐憫和饒恕的真正含義。 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時,路加福音記載身旁的其中一個罪犯相信耶穌的清白,並且求耶穌在國度降臨的時候紀念他,耶穌對他說:“我實在告訴你,今日你要同我在樂園裡了。”耶穌讓我們知道只要悔改相信就能得救 耶穌在十字架上的時候,約翰福音記載耶穌對他的母親說:“母親,看你的兒子”,又對門徒說:“看你的母親。”耶穌讓我們知道我們要常掛念別人的需要。 馬太福音和馬可福音都記載耶穌在十字架上呼喊:“以利,以利,拉馬撒巴各大尼? ”意思就是我的神,我的神,為什麼離棄我?這是耶穌最痛苦的時候。但他仍然抓住神,呼求天父。 約翰福音記載耶穌知道各樣的事已經成了,為要使經上的話應驗,就說:“我渴了” 約翰福音記載耶穌嚐了那醋,就說“成了”。 路加福音記載耶穌大聲喊著說:“父啊,我將我的靈魂交在你手裡”。 以上就是耶穌在十字架上的七言。我們回到馬可福音第15章。耶穌死後,有一個叫約瑟的尊貴的議士,他是等候神國的,他大膽去見彼拉多,求耶穌的身體。於是彼拉多就將耶穌的身體賜給了約瑟。約瑟就用細麻布把耶穌裹好,安放在墳墓裡,又滾過一塊石頭來擋住墓門。當時看見的有抹大拉的馬利亞和約西的母親馬利亞。我們常說聖經中有幾個馬利亞,這是其中兩位。 那我們現在來思想一下耶穌被釘十字架的意義何在。為什麼神的兒子要經歷這個痛苦的過程。耶穌的死對於我們意味著什麼?十字架有很多的意義,但今天想要跟大家分享最主要的幾點。 首先,耶穌的死是為了讓我們的罪得赦免。羅馬書第3章告訴我們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所以天父差遣耶穌(他的愛子)成了肉身來到世上,成為我們的贖罪祭。舊約以賽亞書53章5-6節說到“因他受的刑罰我們得平安,因他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我們都如羊走迷,各人偏行己路,耶和華使我們眾人的罪孽都歸在他身上。”使我們不被定罪,得稱義。不但如此,我們也從罪權中得到釋放。 加拉太書2章19-20節說:我已經和基督一起被釘十字架,所以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而是基督在我裡面活著;並且如今我在肉體中活著,是因信神的兒子而活;他愛我,甚至為我捨棄了自己。 其次,耶穌在十字架上的死也拆毀了神和人之間的隔閡,恢復了神與人之間的關係。神為了讓我們歸向祂,不惜犧牲自己的兒子來完成這個使命。當人和神的關係恢復後,基督就在我們裡面活著,我們可以隨時隨地的來到神的面前禱告祈求。我們不再需要通過任何其他的方式,比如說祭祀。 我們可以直接和神交通。馬太福音第18章19節說:“若是你們中間有兩個人在地上,同心合意的求什麼,我們在天上的父,必為他們成全。因為無論在哪裡,有兩三個人奉我的名聚會,那裡就有我在他們中間。” 最後,耶穌的死也讓我們看到了最高境界的愛,謙卑,憐憫和饒恕。耶穌放下尊貴的身分,甘願為了全人類的罪,被釘十字架。剛剛我們提到的十架七言就讓我們看到了耶穌的愛,從天父而來的愛。在極其痛苦的時候,耶穌仍然選擇饒恕傷害祂的人,仍然在十字架上還不忘挽救靈魂,賜給願意悔改的人永生的盼望。這就是天父上帝的愛。 今天藉著馬可福音第15章讓我們重溫了耶穌被釘十字架的過程。再一次的提醒我們十字架的意義。十字架的愛讓我們得救贖,得釋放,得醫治,得恢復。所以我們要把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愛傳揚出去。讓更多的人能夠罪得赦免,認識神的愛。 願神祝福您和家人一切平安健康喜樂!

馬可福音第十五章:十字架的意義


2021 年 9 月 22 日 馬可福音第十四章:逾越節的羔羊   弟兄姐妹們平安!我們今天一起靈修的經文是馬可福音第14章,主題是“逾越節的羔羊 ”。 馬可福音第14章很長,共有72節,記錄了受難周中從週二到週四晚上發生的許多事情,包括:祭司長和文士計謀殺害耶穌、馬利亞用香膏膏耶穌、猶大賣主、預備逾越節的筵席、設立聖餐、預言彼得不認主、在客西馬尼園禱告、主勉勵門徒警醒禱告、耶穌被捕、在公會前受審、和彼得三次不認主。由於很長,我們不能在這裡一節一節讀或講,希望弟兄姐妹們能自己去仔細讀一遍,相信會加深你對主耶穌的認識和感恩。 馬可福音第14章的內容在馬太福音第26章、路加福音第22章及約翰福音第12-18章有記載。 馬可福音14章的焦點是耶穌是逾越節的羔羊,經文可分為四大段。 第一段第1到16節,耶穌預備死,成為逾越節的羔羊 「過兩天是逾越節,又是除酵節,祭司長和文士想法子怎麼用詭計捉拿耶穌,殺他。」逾越節是星期四晚六點開始,現在是星期二的晚上。耶穌預備死,成為逾越節的羔羊。 逾越節是以色列的三大節期之一,紀念出埃及時神在埃及用殺長子的災,迫使埃及法老釋放以色列人。神叫以色列人將被殺羔羊的血塗在門眉上,這樣,滅命天使就越過了以色列人的家。主耶穌降世就是要成為替世人贖罪的被殺羔羊,好叫凡信他的人,藉由他的寶血,與父神和好。在這之前,好多次,耶穌叫人不要宣揚他行的神蹟,因為他的時候還沒到。但現在,時候到了。 這件事可以從三個角度來看︰第一個角度,是祭司長和文士的角度,他們想辦法殺耶穌。第二個角度,是馬利亞的角度︰「耶穌在伯大尼長大痲瘋的西門家裡坐席的時候,有一個女人拿著一玉瓶至貴的真哪噠香膏來,打破玉瓶,把膏澆在耶穌的頭上。」約翰福音12:3節說這個婦人就是馬大的妹妹、拉撒路的姐姐馬利亞。這是馬利亞對耶穌的看法。有人責難馬利亞所行的,認為她浪費,但主耶穌說“她在我身上做的是一件美事”,“她所作的,是盡她所能的,她是為我安葬的事,把香膏預先澆在我身上。我實在告訴你們:普天之下,無論在什麼地方傳這福音,也要述說這女人所作的以為紀念。” 第三個角度,是猶大的角度︰「十二門徒之中,有一個加略人猶大去見祭司長,要把耶穌交給他們。他們聽見就歡喜,又應許給他銀子;他就尋思如何得便把耶穌交給他們。」常聽有人替猶大辯講,說既然耶穌的死是神的旨意,一定會發生的,那麼猶大是成就了神的旨意,不應該受指責。我們來看看主耶穌是如何評價賣他之人的。14:21“ 人子必要去世,正如經上指著他所寫的,但賣人子的人有禍了!那人不生在世上倒好。” 可見,神的旨意是一定會實現的,神是可以使用正面的人和反面的人來成就他的旨意。但他們的結局是很不一樣的。讓我們警醒,成為那個體貼神心意,在神身上做美事的人,不要成為體貼自己的肉體私慾而被撒旦利用的人。 笫二段第17到25節 聖餐 耶穌與門徒守最後的逾越節晚餐,在晚餐上他預言了有一個門徒要賣他。主也設立了聖餐。“他們吃的時候,耶穌拿起餅來,祝了福,就擘開,遞給他們說:“你們拿著吃,這是我的身體。” 又拿起杯來,祝謝了,遞給他們,他們都喝了。 耶穌說:“這是我立約的血,為多人流出來的。” 今天,所有神的教會都會守聖餐,來紀念主耶穌,他的身體為我們擘開,他的寶血為我們流出。我們透過領餅和杯與神相交,成為新約的一份子。所以,聖餐也是我們強調的。 第三段第26到52節,最後一夜的爭戰 在逾越節晚上在客西馬尼園的爭戰非常嚴峻,是心思戰場的爭戰。「耶穌對他們說:你們都要跌倒了,因為經上記著說:我要擊打牧人,羊就分散了。」這是應驗撒迦利亞書13:7節的預言,耶穌預言自己釘十字架時,門徒都會跌倒。但彼得非常自信,聲稱自己決不會跌倒。 彼得是一個很直爽的人,他是第一個宣告耶穌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兒子,他放下一切跟隨耶穌,他親眼見過耶穌行的神蹟,更是親眼見過耶穌登山變象,他有理由相信自己決不會不認主,他認為自己哪怕是與耶穌一起死,也總不能不認主。而主耶穌則告訴彼得,彼得會在今夜雞叫兩遍以先,三次不認主。 再來看看主耶穌,他好像沒有像彼得那麼自信、剛強,他似乎很軟弱,在客西馬尼園三次禱告,他心裡甚是憂傷,幾乎要死,他說:“阿爸!父啊!在你凡事都能;求你將這杯撤去。然而,不要從我的意思,只要從你的意思。” 結果怎樣呢?從後面發生的事情,我們知道,這麼自信剛強的彼得,卻真的三次不認主,不要說與主同死了,連面對一個小小的使女的問題,他都發誓、詛咒說不認識耶穌,失敗到他自己都哭了。而似乎軟弱的主耶穌,卻獨自默默承受了所有的鞭打和羞辱,被釘在了十字架上,完成了天父救贖人類的使命。 為什麼彼得會失敗得那麼慘而主耶穌卻是得勝了?我個人認為很大的一個因素是警醒禱告。在客西馬尼園,主耶穌一直在恆切禱告,尋求神的旨意和力量,但彼得和另外兩個門徒卻是在睡覺。馬可福音 14:37-38 “耶穌回來,見他們睡著了,就對彼得說:“西門,你睡覺嗎?不能警醒片時嗎?總要警醒禱告,免得入了迷惑。你們心靈固然願意,肉體卻軟弱了。” 主耶穌的這個提醒也是給我們每一個基督徒的,也是我們的真實寫照。我們常常心靈固然願意,肉體卻軟弱了。在這個彎曲悖逆的時代,我們實在是需要時時警醒禱告,免得入了迷惑。這裡也給我們另外一個提醒,我們服事神,不要自以為厲害,不要自視過高,要時刻倚靠神。我們要向主耶穌學習順服,向他一樣能對神說:“然而,不要從我的意思,只要從你的意思。” 第43-52節的重點是耶穌被捕後,門徒都逃走了,「門徒都離開他,逃走了。有一個少年人,赤身披著一塊麻布,跟隨耶穌,眾人就捉拿他。他卻丟了麻布,赤身逃走了。」這個少年人可能就是馬可,他是有膽量和信心的人,但此刻也忍受不了了。眾人都走了,他仍然披著麻布跟隨,不想離開,但最後還是赤身逃走了。這就是阿摩司書講二章16節講的預言︰“到那日,勇士中最有膽量的,必赤身逃跑。這是耶和華說的。” 第四段第53到72節,被棄絕的羔羊 神的羔羊被完全棄絕,這裡有兩個角度,一個是公會的審判。大祭司、眾祭司長和長老並文士都來一同聚集,他們要找耶穌的罪證,卻找不到,但仍決定要把他釘死;另一個是彼得對耶穌的棄絕,他三次說不認得他,最後還發咒起誓說不認得他。這是最後的一夜,最黑暗的一夜! 弟兄姐妹們,讓我們也來反思一下自己,我們有沒有在生活中不認主?我們有沒有在有壓力的環境中仍然能宣告我們的信仰? 我們一起來禱告。親愛的主,你是逾越節的羔羊,是除掉世人罪孽的神的羔羊,為拯救世人被抓、被棄絕、被羞辱、被鞭打、被釘十字架,獨自默默承受所有的傷痛。這是何等大的犧牲和恩典,超過我們能認知和想像的,我們要永遠紀念你為我們所成就的。我們願意將自己的一生獻上,為你而活!主啊,像你說的,我們的心靈固然願意,但肉體卻常常軟弱,求你幫助我們時時警醒禱告,不落入迷惑之中。主啊,也幫助我們學習順服,像你順服天父一樣地來順服你,能夠對你說 “然而,不要從我的意思,只要從你的意思。” 謝謝主!求祢祝福祢的教會,祝福祢的兒女們!禱告、感謝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阿們!

馬可福音第十四章:逾越節的羔羊



2021 年 9 月 21 日 馬可福音第十三章:橄欖山上話警醒   弟兄姐妹平安,今天我們要一起來靈修馬可福音第13章,主題是:橄欖山上話警醒。本章的記載發生在主耶穌受難周的第三日,也就是星期二。主在星期一潔淨聖殿,並在那裡與法利賽人鬥智,教訓以色列人。本章的開頭,耶穌離開了聖殿,跟他的四位門徒到了耶路撒冷城東面的橄欖山上,發表了這篇“橄欖山上的預言”,是關乎末日和主自已再來的時候將要發生的事,目的是要門徒們以及如今所有的信徒時刻謹慎,不被末世的亂象和災難所迷惑,以警醒禱告的心態等待主的再來。本章可以大致分為兩段: 第一段(1-23節)預言末日大災難 第二段(24-37節) 預言主再來 值得一提的是,主自己在橄欖山上預言自己的再來。先知撒迦利亞早在近五百年之前就預言,彌賽亞再來時是在橄欖山上。主耶穌復活升天時,也是在橄欖山,兩位天使對門徒說:(使徒行傳 1:11 )“加利利人哪,你們為甚麼站著望天呢?這離開你們被接升天的耶穌,你們見他怎樣往天上去,他還要怎樣來。” 這又一次提醒我們,整本聖經都是在為耶穌作見證! 第一二兩節,門徒對聖殿的讚賞和耶穌預言聖殿將要被毀形成強烈的對比。那時的聖殿基本上還是以色列人回歸後修建的第二聖殿,希律王為安撫百姓,已經開始重新整修多年,雖然尚未完工,但已經相當輝煌。然而人所看到的跟神所看到的完全不同。當時的宗教領袖光有敬虔的外表,內心是遠離神,甚至棄絕耶穌。神的榮耀已經離開徒有外表輝煌的聖殿,然且耶穌預言了它的拆毀。“將來在這裡沒有一塊石頭留在石頭上” 指的是 主後七十年所應驗的事:羅馬人在提多率領下,徹底毀滅了耶路撒冷及聖殿建築物,甚至石頭也被撬開,以取得當聖殿被燒毀時從屋頂上熔流其間的金箔。耶穌的預言在不到四十年的時間裡就字字應驗,讓我們不得不驚歎歷史的進程的確在神的手中。 在接下來的3-23節裡,主耶穌回答四個門徒的兩個問題的後一個:“甚麼時候有這些事呢?這一切事將成的時候有甚麼預兆呢?” 主耶穌最先囑咐門徒的是:你們要謹慎,免得有人迷惑你們。「謹慎」原文的意思是小心觀察,看得仔細。表示對於所面臨的各種現象,須要小心地觀察,以免犯錯。 什麼會迷惑我們呢?屬靈的:假基督,假先知。實際上冒名的基督在第一世紀就有,初代教會中有許多假先知,假教師,一直到現代的東方閃電派的女基督,許多信徒因為沒有謹慎而離開了真道和救恩。屬世的有:戰爭,地震,饑荒。還有從人而來的逼迫,家人之間的仇殺。馬太福音 24:12 只因不法的事增多,許多人的愛心才漸漸冷淡了。這些都是讓信徒信心軟弱而陷入迷惑的,因為看不到這是神終極計畫的一部分,導致驚慌,失去耐心和盼望。所以主耶穌告誡門徒也告誡我們,這些末世的徵兆是末期(即三年半的大災難)來臨之前必須有的。主耶穌也不忘提醒我們,無論有多大的逼迫,我們不能忘記傳福音和依靠聖靈(第10-11節)。 從第14 節到23節,主耶穌開始預言末期的大災難,是“自從神創造萬物直到如今,並沒有這樣的災難,後來也必沒有。” (19節),而這大災難的起頭是當“你們看見那行毀壞可憎的,站在不當站的地方;(讀這經的人須要會意。) 那時在猶太的,應當逃到山上” (14節)。本節是引自但以理書的預言 (9:27;11:31;12:11)。此預言成就於主前167年, 敘利亞王推倒聖殿祭壇, 向丟斯神像獻豬為祭, 耶路撒冷聖殿被玷污。不當站的地方指的是聖殿中的聖所。耶穌引用但以理的預言, 預言耶路撒冷聖殿將再被玷污。這在主後70年耶路撒冷倫陷之時又被應驗。將來在末期大災難中還會被應驗。括弧中特別的注解“讀經的須要會意”也是提醒當代信徒,在主再來之前,在教會中也有可憎的事顯露,例如淫亂、反教和敵基督等。弟兄姐妹,這個在聖經中絕無僅有的注解,也告訴我們,明白領會神通過先知所曉諭給後世的預言有何等的重要。當我們明白神的計畫,看見神的應許和作為時,心裡才不會驚慌困惑。 15-18 節主告誡我們在大災難中要速速逃走,不要有任何的牽掛,不論是在房頂的,在田裡的。懷孕的和奶孩子的沒辦法放下孩子,或是遇上冬天雨季,不便行走,故此他們可能無法逃脫災難。“山上” 在耶路撒冷城被羅馬圍攻時,指的就是城外的橄欖山,靈意上象徵屬靈的高地,神的拯救,有如諾亞方舟。 20節 “若不是主減少那日子,凡有血氣的,總沒有一個得救的;只是為主的選民,祂將那日子減少了。” 這裡說到神對選民的憐憫。大災難如果持續下去,全世界沒有一個人能存活,但是為了猶太人的緣故,神限定災期只有三年半,即一千二百六十天(但九27;啟十二6)。「選民」指猶太人,他們是神所揀選的百姓。 21-23 節,主耶穌再次告戒我們,三年半大災難期間,假基督,假先知還會出現,他們也會行神跡奇事,然而只有少數人看見。因為主耶穌再來的時候不會只向一小部分人顯現,而是要讓全以色列的人都看見。使徒約翰在約翰一書告訴我們如何分辨諸靈 4:1 親愛的弟兄啊,一切的靈,你們不可都信,總要試驗那些靈是出於神的不是,因為世上有許多假先知已經出來了。4:2 凡靈認耶穌基督是成了肉身來的,就是出於神的;從此你們可以認出神的靈來。 從24節開始,主耶穌從天勢環境的變化開始預言祂的再來。可十三26-27“那時,他們 要看見人子有大能力、大榮耀,駕雲降臨,祂要差遣天使,把祂的選民,從四方,從地極直到天邊,都招聚了來。” 28-33節,主耶穌開始回答門徒們“什麼時候”的問題。他讓他們去看無花果樹發嫩長葉,就知道夏天近了。因為無花果樹在舊約裡象徵以色列,所以許多人認為無花果樹「發嫩長葉」預表以色列復國。如今以色列已經復國了,主來的日子的確很近了。32-23 節“但那日子,那時辰,沒有人知道,連天上的使者也不知道,子也不知道,惟有父知道。” “你們要謹慎,警醒祈禱,因為你們不曉得那日期幾時來到。” 最後三節,耶穌用一個主人離家外出的比喻,來說明做僕人當如何警醒作工,看守主人的家業。警醒比謹慎要高一個層次了,是保持一個有戒備,防禦敵人入侵的狀態的意思。謹慎和警醒這兩個關鍵字在本章共出現了八次之多,主耶穌在本章的最後說:“ […]

馬可福音第十三章:橄欖山上話警醒


2021 年 9 月 20 日 馬可福音第十二章:房角的頭塊石頭   弟兄姊妹平安, 我們今天要來看馬可福音的第12章 – 主題是「房角的頭塊石頭」。 本章的開始是延續前一章中耶穌在聖殿中與祭司長, 文士和長老的對話, 這時已經是耶穌在釘十字架前的最後一段時間了, 主耶穌藉著與宗教領袖們的辯論講述了幾個很重要的教訓。 在本章中猶太人所有權貴階級的人幾乎在這一章都出現了,有祭司長, 文士, 長老, 法利賽人, 希律黨和撒都該人, 他們的目的就是為了要試探耶穌好抓到耶穌的把柄, 要將祂除掉。本章也是耶穌最後一次在跟這些宗教領袖的一連串問答,最終以耶穌全勝而告終,之後主耶穌不再與宗教領袖辯論,而是直接教導群眾。 第12章可以分為7個段落, 除了最後一段, 其他的6段都是跟這些人有關, 1) 以兇惡園戶的比喻指責猶太教領袖(1~12節) 2) 智慧的答覆法利賽人和希律黨人有關納稅的問題(13~17) 3) 駁斥撒都該人有關復活之事的錯誤觀念(18~27節) 4) 回答文士有關最大誡命的問話, 愛神和愛人(28~34節) 5) 大衛的子孫乃大衛之主(35~37節) 6) 錯誤的宗教行為(38~40節) 7) 向門徒稱讚寡婦兩個小錢的捐獻(41~44節) 我們來看幾段經文, 【可12:10】「經上寫著說:匠人所棄的石頭,已作了房角的頭塊石頭。」 在這節經文的「匠人」是指祭司長、文士、法利賽人、長老等;「石頭」是指主耶穌。主耶穌被猶太教的領袖棄絕,且被釘在十字架上,神卻叫祂復活,完成了救贖計畫, 將耶穌做成了「房角的頭塊石頭」(詩118:22-23;徒4:11),就是用以建造教會最基本、最重要、並且連絡全體的房角石。 彼前 2:4-6「 主乃活石,固然是被人所棄的,卻是被神所揀選、所寶貴的。 你們來到主面前,也就像活石,被建造成為靈宮,做聖潔的祭司,藉著耶穌基督奉獻神所悅納的靈祭。  因為經上說:「看哪,我把所揀選、所寶貴的房角石安放在錫安,信靠他的人必不至於羞愧。」 那從前被猶太人棄絕的, 如今因著神奇妙偉大的救贖計畫, 我們反而因著耶穌的復活, […]

馬可福音第十二章:房角的頭塊石頭


2021 年 9 月 19 日 馬可福音第十一章:耶穌榮耀進城     從馬可福音11章開始,進入耶穌的最後一週,我們稱之為Passion Week。讓我們一起來默想耶穌上十字架之前做了些什麼事。 I. 棕櫚主日Palm Sunday : 耶穌騎驢駒進耶路撒冷(可11:1-11) 據摩西律法,棕櫚主日這一天,是預備逾越節羔羊的時候。尼散月(Nissan)的初十日就要把羔羊預備好,留到十四日以色列全會眾一起宰殺。耶穌這次進城,是以和平之君的身份《榮耀的進城》,也是以將被宰殺的代罪羔羊身份進城。 「1 耶穌和門徒將近耶路撒冷,到了伯法其和伯大尼,在橄欖山那裡。」 耶穌沒有直接進耶路撒冷城,而是先到耶路撒冷旁的小鎮預備。而且祂接下來的每一晚都會出城,回伯大尼去。 「耶穌就打發兩個門徒, 2 對他們說:「你們往對面村子裡去,一進去的時候,必看見一匹驢駒拴在那裡,是從來沒有人騎過的,可以解開,牽來。 3 若有人對你們說:『為甚麼做這事?』你們就說:『主要用牠。』那人必立時讓你們牽來。」 對我們來說,這是一個信心的考驗啊!無端端去跟別人要一匹驢駒。不過對門徒而言,或許他們已經習慣了神超自然的運行,事情按照神話語成就,神蹟奇事和神的超自然作為,就是常態。所以門徒就照著做。當我們經常順服神、經歷神,我們就會習慣神國超自然的運作,順服就變成了理所當然的。 4 他們去了,便看見一匹驢駒拴在門外街道上,就把牠解開。 5 在那裡站着的人,有幾個說:「你們解驢駒做甚麼?」 6 門徒照着耶穌所說的回答,那些人就任憑他們牽去了。 真的就完全按照耶穌說的一一成就!!順服神,就一定會經歷神,阿們? 當門徒按照耶穌的指示說,「主要用牠」the Lord has need of it。人聽見知道「主」是指耶穌,因為那個時候耶穌的名聲已經傳遍了以色列各地。我在想,耶穌可以用千百種方式變出一匹驢子,但祂給人有機會參與在祂的事蹟當中。「主要用牠」,是一個莫大的福份和特權 privilege! 如果我們覺得服事主是被剝奪、被利用,那就大錯特錯了!想想,這驢子的主人,竟然可以有此福份讓我們的主、我們的王~耶穌基督騎著他的驢駒榮耀的進城!!Wow!!親愛的,你的生命中,無論是你的才幹,你的恩賜,你的財物,你的時間,主今天對你說,「主要用牠」,你是否願意如同那匹驢子的主人,立刻讓主使用?別忘了,沒有我們,神也可以完成所有的事情,如同神創造天地一樣,神口中的話說有就有,命立就立。只是我們的神,願意讓你我有份參與在其中。今天,也許你如同當時候的門徒,耶穌差你去,告訴別人「主要用牠」。我們就儘管照著主所說的去做,讓別人也有機會來回應神、來服事神,為主所用!阿們? 7 他們把驢駒牽到耶穌那裡,把自己的衣服搭在上面,耶穌就騎上。 8 有許多人把衣服鋪在路上,也有人把田間的樹枝砍下來,鋪在路上。 9 前行後隨的人都喊着說:「和散那!奉主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 10 那將要來的我祖大衞之國是應當稱頌的!高高在上和散那!」 百姓轟轟烈烈歡迎榮耀的君王進城!這段經歷,應驗了舊約先知的兩個預言。 […]

馬可福音第十一章:耶穌榮耀進城



2021 年 9 月 18 日 馬可福音第十章:得救、結合、越來越像他   天國的價值不在於名位,乃在於與耶穌的關係:得救、結合、越來越像他。   神配合的人不可分開(太19:1~9;路16:18) (二)法利賽人提問題:「人休妻可不可以」,目的是要試探耶穌。10:2 ◎此處引自申 24:1-4 ◎當時對於離婚,有兩派看法: (1)希列(Hillel)派:在任何情況下皆可休妻,甚至包括「妻子燒焦了飯」這種微不足道的理由。 (2)沙買(Shammai)派:比較保守,只准「淫亂」為休妻的理由。 ◎在此可能法利賽人想讓耶穌說出敵對希律的話(可 6:17-29 ),因為施洗約翰指責希律的婚姻問題導致殺身之禍。 (三)耶穌反問他們摩西的規定,法利賽人回答以「寫了休書就可以休妻」。 10:3-4 ●「休書」:「離婚證明書」,在當時必須由男方寫給女方,以免日後男方又回來干擾女方的生活,或者日後女方被誤認為淫婦。因此被休的女方就獲得了某個程度的保護。 (四)耶穌解釋摩西是因為以色列人心硬,所以定這條例,其實上帝的心意是要 夫妻連合不可分開。 10:5-9 ◎這裡耶穌表明「准許離婚」是一種莫可奈何的妥協,因為人心頑強的抗拒神,所以只能以較小的惡來避免較大的惡。 或者這種定律法的觀念值得我們注意與學習。我們常常都以為法律的目標是要「完全避免犯罪」。 ◎耶穌把婚姻的基礎推到上帝身上,是上帝設立婚姻,所以必須慎重對待。 (五)門徒在屋裡私下問耶穌,耶穌回答離婚另娶或另嫁的就是犯姦淫。10:10-12 ●「辜負」:「干犯」、「得罪」的意思。 ◎「妻子若離棄丈夫另嫁」:希臘和羅馬的法律允許妻子主動休夫,但猶太人是不允許的。不過猶太人中也有妻子休夫的。   為小孩子按手祝福(太19:13~15;路18:15~17) ◎在巴勒斯坦,作母親的通常習慣在孩子周歲的時候,把孩子抱到知名的拉比那裡接受拉比的祝福。這裡所記錄的情形就是在這種風俗之下,人們找耶穌來祝福自己的小孩。 (二)耶穌為此憤怒,並要門徒不禁止小孩到耶穌那裡。因為神國是屬於像小孩子一樣的人的。人要像小孩子才能承受神國。並且為小孩子祝福。 ◎到底為什麼「神的國屬於像小孩子的人」?有很多種說法。或許都有一定的道理。有人說是小孩子的「謙卑」、「自認無法自救」。有人說是小孩子的「完全信靠」等特質使得神國屬於有這種特質的人。聖經沒有明說答案,這些猜測都有其可能性。 Steven: 神國的奧秘,我們要不斷追求靈命的成熟,但同時對神的態度要保持孩子的單純,表示我們永遠是領受的,被照顧的,沒有人可以自以為大到可以供應供應者。   有錢的人難進 神的國(太19:16~30;路18:18~30) ●「駱駝穿過針的眼」:可能是當時流行的口語,表示「不可能的事」。當時拉比們常常用「大象穿過針眼」來形容「不可能的事」。 ◎當時的人把「財富」當成是上帝的賜福,所以耶穌說財富將阻止人進天國時,門徒的訝異是可以理解的。所以耶穌會再次解釋清楚他的意思是「依靠錢財的人難以進天國」。 Steven:「有錢人」的定義不在於存款有多少,身價有多少,其實我們可以不用為下一餐煩惱,對世界上許多人來就是「有錢人」了。但耶穌在這裡強調,不要倚靠金錢進入天國,要倚靠的是「跟隨耶穌而建立的關係」 2.門徒覺得稀奇,問耶穌說:「這樣誰能得救呢?」。 10:26 ◎門徒的觀念中很可能認為富有的人做許多事情都比他們容易,甚至在傳統的猶太教中,財富是上帝的恩賜,有財富也讓人比一般民眾容易守律法、獻祭,所以如果連富人都難以得救,那誰有資格得救呢? 3.耶穌回答以「在神凡事都能」。 10:27 ◎耶穌在此把得救的可能交回到上帝手裡….也點出福音的真諦。 […]

馬可福音第十章:得救、結合、越來越像他


2021 年 9 月 17 日 馬可福音第九章:耶穌預備門徒,迎接神國大有能力的臨到   馬可福音第九章,主題:「耶穌預備門徒,迎接神國大有能力的臨到」 昨天讀了馬可福音第八章,從「耶穌是基督」的啟示,到「人子必被殺害並三天後復活」的啟示,再到「背十架跟隨耶穌」的命令,馬可福音第九章,就是從這裡的一個延續,「看見神國大有能力臨到」的應許。今天我們來看,耶穌如何帶領門徒預嚐神國的大能,如何預備門徒,脫離自己的無知和錯誤的觀念,迎接神國大能的降臨。   (一)耶穌帶三門徒上山,改變形像,顯現自己原有的榮耀(可9:1-13) 「1我實在告訴你們:站在這裏的,有人在沒嘗死味以前,必要看見神的國大有能力臨到」。 讓我們思考一個問題,「神的國大有能力臨到」是指什麼呢?神的國又是什麼呢?記不記得耶穌教導關於天國的比喻時說,神的國從芥菜種般渺小的開始,不斷延續成長,直到成為最大的樹!神的國臨到,有很多層面,而且會不斷擴展。耶穌一開始服事,就傳講天國近了,當悔改!耶穌復活之後仍然傳講神國的事(徒1:3),而且這天國的福音要傳遍天下,對萬民作見證,然後末期才來到(太24:14)。耶穌把天國的鑰匙給了彼得(太16:19)。耶穌說當我們依靠神的靈趕鬼,就是神國臨到的彰顯(太12:28;路11:20)。耶穌說,神的國就在我們心裏(路17:21)。神的國不在乎吃喝,只在乎公義、和平,並聖靈中的喜樂(羅14:17)。神的國不在乎言語,乃在乎權能(林前4:20)。我們得了不能震動的國(來12:28)。耶穌的國不屬這世界(約18:36)。當我們看見末世的預兆就要曉得神的國近了(路21:29-33)。將來,神的國完完全全的臨到,是耶穌再回來的時候,那時基督毀滅一切執政的、掌權的、有能的,就把國交與父神(林前15:24),世上的國、成了我主和主基督的國(啟11:15)。阿們?這就是神的國要降臨,各個不同的層面。 對於當時候的門徒來說,聽了9:1的應許,門徒一定非常期待! 「2過了六天,耶穌帶着彼得、雅各、約翰暗暗地上了高山,就在他們面前變了形像:3 衣服放光,極其潔白,地上漂布的,沒有一個能漂得那樣白。」 9:1預言中的「有人」,在這次經歷中,就是彼得、雅各、約翰。這三位最親近耶穌的門徒,竟然有此福份,有耶穌親自「帶着」他們「暗暗地上了高山」,得以親眼看見耶穌在他們面前改變了形像。路加福音特別提到耶穌「正禱告的時候,他的面貌就改變了」(路9:29)。親愛的,有些啟示,耶穌預留給那些願意跟隨、願意追求、願意付代價的人。不是因為耶穌偏心,我想,是因為這三門徒平時已經習慣了跟著耶穌暗暗的去禱告。只是這次有驚喜,但耶穌沒有事先告訴他們。這情境,與耶穌上十字架之前到客西馬尼園禱告的情境非常相似,耶穌也是帶著這三門徒繼續往前去禱告,其餘門徒留在後面(太26;可14;路22)。原來,三門徒在變像山上,與客西馬尼園一樣,他們都睡著了(路9:32)。但是,耶穌沒有嫌棄他們。耶穌知道他們軟弱,但只要他們願意,耶穌就帶著他們一起。我們不要小看每次那「暗暗地」「上山去禱告」的機會,要好好珍惜,因為不知道哪天耶穌就特別顯現自己的榮耀給我們呢!阿們? 耶穌「就在他們面前變了形像」,這是指耶穌道成肉身之前的榮耀。耶穌原本是神,本有神的形像,但祂道成肉身,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耶穌在世上的33 ½ 年,祂那極大的榮耀只有在那次的經歷,短暫的只向這三門徒顯現!這三位門徒預嚐神國的大能,看見耶穌改變了形象!這是一個將來要完完全全彰顯在神國度之大能的一個縮影。 「變了形像」G3339 μεταμορφόω, “transfigure, transform, change”,意思是蛻變,metamorphosis,改變型態。這個字在新約聖經只出現4次,兩次是馬可和馬太用來形容此經歷。另外兩次,是保羅使用。(羅12:2)「2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transformed),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另外一處是(林後3:18)「我們眾人既然敞着臉得以看見主的榮光,好像從鏡子裏返照,就變成主的形狀(transformed),榮上加榮,如同從主的靈變成的。」原來,我們也可以蛻變,我們的蛻變與耶穌的蛻變不一樣,耶穌的蛻變(是顯明原有的榮耀,我們的是蛻變是變成主的形像,透過我們心思意念的更新,透過我們注視耶穌,我們也可以像耶穌,與耶穌的性情有分,而且榮上加榮! 「4忽然,有以利亞同摩西向他們顯現,並且和耶穌說話。」 Wow!耶穌的禱告生活好精彩!!竟然還有已經升天了的以利亞和摩西顯現與耶穌一起「談論耶穌去世的事,就是他在耶路撒冷將要成的事」(路9:31)。 「5 彼得對耶穌說:「拉比,我們在這裏真好!可以搭三座棚:一座為你,一座為摩西,一座為以利亞。」 6 彼得不知道說甚麼才好,因為他們甚是懼怕。」 彼得真可愛!這一連串的經歷,(1)彼得最先回答「耶穌是基督」,(2)緊接著當耶穌說到自己的受害、受死、與復活的時候,彼得就因為體貼人的意思、不體貼神的意思而拉住耶穌說「萬不可如此」,(3)彼得這裏又說了這些話。彼得心直口快,有話直說,就連不知道要說什麼的時候也可以有話說出來! 彼得想到要搭棚,或許是想到以色列人在曠野的時候,神常在會幕和帳幕中行走(撒下7:6),而且以色列人每年守住棚節,就是在記念以色列人曠野住帳棚的日子,並期待將來神的帳幕要在人間,神要親自與人同住(啟21:3)! 「7 有一朵雲彩來遮蓋他們,也有聲音從雲彩裏出來,說:「這是我的愛子,你們要聽他!」8 門徒忽然周圍一看,不再見一人,只見耶穌同他們在那裏。」 這一幕,好像出埃及紀記載的,有雲彩遮蓋西奈山,神的榮耀在雲彩中顯現,神從雲彩中降臨、對他們說話。新約聖經第一次記載天父說話,是耶穌還未開始服事之前,受洗的時候,天父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參太3:17;可1:11;路3:22)。這次是耶穌服事3年以後,快到末了的時候,天父說,「這是我的愛子」,而且還加了一句「你們要聽他」!要經歷神國的大能,耶穌的話非常重要,祂會教導我們,指引我們,我們必須聽祂! 「9 下山的時候,耶穌囑咐他們說:「人子還沒有從死裏復活,你們不要將所看見的告訴人。」」 有些啟示,神預先告訴某些人,並只保留給他們,直到事情的成就,或時機的成熟,才透過他們傳揚出去。三門徒這裏的經歷,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10 門徒將這話存記在心,彼此議論從死裏復活是甚麼意思。」 這三門徒真特別,雖然不明白,卻將耶穌的話「存記在心」!有時候我們覺得不明白就算了,其實那很可惜。只要是神對我們說的話,我們就要「存記在心」。我相信,將來我們看見預言一一應驗的時候,我們就會想起當初神對我們說過的話。 「11 他們就問耶穌說:「文士為甚麼說以利亞必須先來?」」 門徒剛剛看到了以利亞與耶穌說話,也許想起了舊約聖經最後一卷書的最後一個章節的預言,(瑪4:5)「看哪,耶和華大而可畏之日未到以前,我必差遣先知以利亞到你們那裏去。」他們就好奇,問耶穌。 「12 耶穌說:「以利亞固然先來復興萬事,經上不是指着人子說,他要受許多的苦,被人輕慢呢? 13 […]

馬可福音第九章:耶穌預備門徒,迎接神國大有能力的臨到


2021 年 9 月 16 日 馬可福音第八章:憑信心不憑眼見   弟兄姊妹們平安。今天我們來查考馬可福音第8章,主題: 憑信心不憑眼見。這一章的內容很豐富,所以我們先來瞭解一下第8章記載的事蹟。 首先作者講述了耶穌行的一個神蹟,就是七餅餵飽四千人。這是耶穌第二次餵飽眾人。在馬可福音第6章記載了大家非常熟悉的五餅二魚的故事,這一次耶穌也行了一個類似的神蹟。當時門徒似乎已經忘記了耶穌之前行的五餅二魚的神蹟,就開始問神在這野地,從哪裡能得餅,叫眾人吃飽呢?於是耶穌就用了他們僅有的7個餅,餵飽了4千人,而且還有剩下的零碎,有7筐子。這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耶穌才剛剛行了神蹟餵飽了5千人,留給他們12個籃子的碎餅碎魚,現在門徒遇到同樣的困難,就開始問同樣的問題。他們的眼光還是停留在環境上,而忘記了耶穌行的神蹟。接著更有意思的是耶穌和門徒上船要到海的那邊去,但是門徒忘記帶餅,所以船上除了一個餅,沒有別的食物。這時耶穌囑咐門徒們要謹慎,防備法利賽人的酵和希律的酵。這是什麼意思呢?酵象徵邪惡和腐敗,法利賽人和希律的共同點就是他們非常看重地上的權勢,無視真理。他們居然還要求耶穌行神蹟來顯明祂有屬天的權柄和地位,藉此來試探耶穌。所以耶穌提醒門徒不要上法利賽人和希律人的當。但這時,門徒們因為沒有帶夠餅,又開始議論了,又沒有了信心了。於是,耶穌對他們說:“你們為什麼沒有餅就議論呢?你們還不省悟,還不明白嗎?你們的心還是愚頑嗎?你們有眼睛, 看不見嗎?有耳朵,聽不見嗎,也不記得嗎?我擘開那五個餅分給五千人,你們收拾的零碎,裝滿了多少籃子呢?”門徒說:“十二個。”耶穌接著說:“又擘開那7個餅分給了四千人,你們收拾的零碎,裝滿了多少筐子呢?”門徒說:“七個。”最後耶穌說:“你們還不明白嗎?” 從這段記載我們看到了一個信心的教導。這就好比你幾個月前遇到了一個困難,神為你行了一次大的神蹟,解決了你的困難;然而你上個禮拜又遇到同樣的困難,神也為你解決了; 今天當你遇到了同樣的困難,你卻還在懷疑神能不能幫助你解決。也許我們會感嘆門徒怎麼這麼憑眼見不憑信心,但想一想,我們在生活中 有時又何嘗不是如此呢?我們會忘記神過去在我們身上的帶領而只看到眼前所面對的難處。我們的眼目會比較注重還沒有成就的事,但卻忘記了神的應許一樣也不會落空。神是昔在今在永在的神,祂的恩典不會因為環境,時間和空間而改變,所以讓我們從這個事蹟上學習信心的功課。求神堅固我們的信心,讓我們在遇到困難或者疾病的時候,我們第一個想到的是倚靠主,信靠主,而不是不知所措,抱怨或者依靠人。 接著耶穌和門徒來到伯賽大醫治好了一個瞎眼的人。耶穌兩次按手在他身上,這人就復原了,樣樣都看得清楚了,並且行走。 馬可福音第8章的最後一段耶穌預言自己受苦,被釘十字架,第三天復活。於是彼得就拉著他,勸他。 耶穌轉過來,看著門徒,就責備彼得說:撒但,退我後邊去吧!因為你不體貼神的意思,只體貼人的意思。於是叫眾人和門徒來,對他們說了一句我們常聽到的教導: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因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喪掉生命;凡為我和福音喪掉生命的,必救了生命。人就是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什麼益處呢?人還能拿什麼換生命呢?有人信主也許是因為想求一個平安,一帆風順,健康長壽。但若這是信主的目的,那人就必會失望。因為成為基督徒並不會保證生活風平浪靜,但是可以確定的是,我們的人生被主所掌管,無論高山或低谷,都是主的旨意,而祂也會賜給我們夠用的恩典來勝過各樣的環境。基督徒的生命就是一個十字架的過程。有些人背負的十字架重一些,有些人輕一些,但都有自己的十字架要背負。主要我們做的是完全的信靠,放棄己見來跟從耶穌,在生活中盡自己的全力為主傳福音,讓更多迷失的羔羊得救。耶穌在這裡也教導了我們一個生活中很重要的價值觀 – 人就是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什麼益處呢?人還能拿什麼換生命呢?金錢和地位不應該成為我們的追求。很多人為了追求這些而陪上了自己的性命,有什麼益處呢?生命何其貴!我們要珍惜主所賜的生命,在有生之年為主傳福音。我們小組前幾天討論到傳福音的難處,後來得出一個結論就是我們不要考慮那麼多,就單純的為主播下種子,因為主有祂自己的時間。也許收割的不是你,但至少你播下了福音的種子,你為挽救生命做了你應該做的事情。 最後耶穌講的這段話非常適用於我們今天的環境 – 凡在這淫亂罪惡的世代,把我和我的道當作可恥的,人子在他父的榮耀裡,同聖天使降臨的時候,也要把那人當作可恥的。在現今罪惡氾濫,社會道德敗壞的環境下傳福音,甚至談論信仰都是一個被壓制的事,相反神不喜悅的事卻被大家所推崇。在這樣的環境中我們就更要來依靠主站立的穩。無論何時,何處,何地,何境,我們都要以福音為榮,以基督徒的身分為榮。因為這樣做,人子在他父的榮耀裡,同聖天使降臨的時候,也要把我們當作是榮耀的。阿們! 我們一起來禱告 親愛的主耶穌,感謝您通過馬可福音第8章讓我們看到了信心和傳福音的重要。求主挪去我們心中的小信。當我們的信心開始動搖的時候, 求主藉著聖靈提醒我們主是昔在今在永在的,在主沒有難成的事。主的恩典和應許一樣也不會落空。讓我們的信心不是憑眼見,而是真正的信靠。也求主賜給我們有更多的傳福音的負擔和智慧,讓我們能夠靈巧如蛇,馴良如鴿子。在各自的崗位上做被神使用的精兵。奉主耶穌基督的名禱告,阿們!

馬可福音第八章:憑信心不憑眼見



2021 年 9 月 15 日 馬可福音第七章:信,就有神蹟   弟兄姐妹們平安!我們今天一起靈修的經文是馬可福音第七章。主題是“信,就有神蹟”。   馬可福音第七章共37節,可以分成四段:1-13節, 論傳統與神的律法;14-23節,論什麼是可以污穢人的;24-30節,醫治腓尼基婦人的女兒;31-37節,醫治耳聾舌結的人。 第一段1-13節,論傳統與神的律法,也記錄在馬太福音15:1-9。 可七1 說有法利賽人和文士從耶路撒冷來,到耶穌那裡,但他們不是來聽耶穌講道,或看他行神蹟,他們是來挑錯的,是來找機會控告耶穌的。法利賽人和文士是當時猶太人的宗教領袖,他們應該是很懂神的律法的,但他們卻建立了一個強制執行傳統的龐大制度,把人的傳統與神的律法混合,甚至於藉口傳統而廢棄神的律法。 七2~4 這段裡,我們看見法利賽人和文士果然找到把柄批評耶穌,他們看到主的門徒用沒有洗的手吃飯,就指責耶穌。這並不是說門徒吃飯前沒有洗手,而是他們沒有遵行傳統制定的儀式。例如,他們洗手必須洗到胳膊肘,否則按儀式說仍是俗手;他們若從街市上來,就要遵著儀式沐浴。甚至洗杯、洗罐也要求這複雜的洗濯制度。 主耶穌在6-8節借用以賽亞的預言一針見血地指出“以賽亞指著你們假冒為善之人所說的預言是不錯的。如經上說:‘這百姓用嘴唇尊敬我,心卻遠離我。他們將人的吩咐,當作道理教導人,所以拜我也是枉然。’你們是離棄神的誡命,拘守人的遺傳。” 他們不只是“離棄神的誡命,拘守人的遺傳”,更是廢棄神的律法。比如十誡中的第六誡要求人孝敬父母(包括照顧他們的需要),但猶太人興起一個遺傳,稱為各耳板,供獻的意思,說的是他們若自稱把本來應該給父母的奉獻給了神,就可以不再奉養父母。這顯然是一個藉口,顯然是不合神的教導和心意的。 弟兄姐妹們,讓我們也來反思一下自己,有沒有高舉傳統過於神的話?有沒有注重瑣碎的小事過於神真正的心意?比如,在意敬拜時的方式過於敬拜的心靈和態度。但願我們成為真正明白神話語、並切實遵行的人! 從這裡我們學習到,我們必須不住地用神的話來試驗一切的教訓和傳統。出於神的就遵行,出於人的若是與神的教訓有衝突,就應當棄絕。我們要渴慕神的話,常常思想,也要常常禱告,求神引領,還要求聖靈保守和指教,好讓我們真明白神的話和神的心意,並切實行出來。   第二段14-23節,論什麼是可以污穢人的。七14~16 節,主作出一個革命性的宣告,指出從人的囗進去的(食物)不能污穢人,從人裡面出來的才能污穢人。 七17~19 門徒為這比喻摸不著頭腦。他們從小受舊約聖經教導,常把一些食物如豬肉、兔肉和蝦視為不潔淨,能污穢他們的。耶穌現在清楚指出人不會被所吃的污穢。換言之,這象徵律法時代的終結。 七20~23 講道從人心裡面出來的,才能污穢人, 比如:惡念、苟合、偷盜、兇殺、姦淫、貪婪、邪惡、詭詐、淫蕩、嫉妒、謗瀆、驕傲、狂妄。其中還要加上人的傳統。 讓我們儆醒並保守我們的心,因為一生的果效是從心發出。讓我們不只是改變外在的表現,而是從我們的心裡做起,讓神通過他的話語來潔淨我們的心,讓我們的裡面充滿的是溫柔、良善。這樣,從我們心裡所存的善就發出善來。(太12:35)   第三段24-30節,醫治腓尼基婦人的女兒 前面的事情發生在加利利的革尼撤勒,從那裡,耶穌起身往外邦的推羅、西頓境內去。到了一個地方叫腓尼基的地方,他進了一家,希望不為人知,但他的名聲已先傳遍了,不久人就知道他在那裡。有一位外邦的婦人到他腳前,求他救她被鬼附的小女兒。 我相信很多人對主耶穌的答覆感到困惑,耶穌說(七26 )“讓兒女們先吃飽,不好拿兒女的餅丟給狗吃。” 我們要強調她是外邦人,並非猶太人。猶太人是神的選民,在神裡享有獨特的權利,神與他們立了美好的諸約,把聖經交給他們,在會幕裡與他們同住,後來又住在聖殿裡。相反,外邦人在以色列國民以外,在所應許的諸約上是局外人。若不是耶穌,外邦人沒有盼望、沒有神(弗二11、12)。 耶穌的回答並不是拒絕,而是說有個先後順序(救恩是先猶太人後外邦人),也是對她悔改和信心的試驗。正是因為要顯示救恩可以臨到外邦人,耶穌才專門來到了這個外邦的地方。 很多人對主耶穌的回答覺得不舒服,這跟中國文化中對狗的看法有關。其實這裡講的狗是家裡的寵物小狗。我家有只可愛的小獅子狗,我也有兩個兒女,一般來說,我不會拿兒女的食物去給小狗吃,但兒女吃剩的,我會給它吃,有時還專門給它做特別的食物,我是真的挺喜歡它的。 而最最讓人驚歎的是這個婦人的執著和信心,是可以決定神蹟那樣子的信心。 她沒有膽怯退縮,而是說:“主阿,不錯!但是狗在桌子底下也吃孩子們的碎渣兒。” 主立刻賞賜她,醫治她在遠方的女兒。當那婦人回家去,她女兒已痊癒了。 這個故事讓我們看到,主是有大能的,可以遠距離醫治人的。主也是恩典憐憫的神,他的救恩是會臨到外邦人的。信心是可以決定神蹟的。在福音書記載的主行神蹟的故事中,主常常說一句話“你的信救了你”。也就是說,信,就會有神蹟! 馬太福音 8:13 (耶穌醫治百夫長的僕人的故事),耶穌對百夫長說:“你回去吧!照你的信心,給你成全了。”那時,他的僕人就好了。 馬太福音 9:2 有人用褥子抬著一個癱子到耶穌跟前來。耶穌見他們的信心,就對癱子說:“小子,放心吧!你的罪赦了。” 馬太福音 9:22 […]

馬可福音第七章:信,就有神蹟


2021 年 9 月 14 日 馬可福音第六章:雖遭拒絕,仍施憐憫   弟兄姐妹平安,今天我們要一起來靈修馬可福音第六章,主題是:雖遭拒絕,仍施憐憫。本章記載的兩大神蹟是五餅二魚讓五千人吃飽和耶穌行走在海面上。從拿撒勒人拒絕耶穌到革尼撒勒人相信耶穌,我們也看到主是施恩憐憫的主,祂願意幫助,醫治有需要的人,只要我們認識並信靠他。 本章的56節經文可以分成以下六段: (1)主耶穌在家鄉遭拒絕 (2)主差遣門徒 (3)施洗約翰被殺害 (4)五餅二魚餵飽五千人 (5)主行走海面上 (6)主在革尼撒勒醫治病人 主耶穌在格拉森行了三件神蹟之後,從加利利湖的北岸回到位於加利利西南的家鄉拿撒勒。眾人雖然稀奇祂所說和所做的,也就是第二節中的「智慧」和「異能」,但是他們詳知主耶穌的家世出身,認定他不過是一個木匠的兒子,馬利亞家的七兄妹中的長兄。耶穌屬世的背景跟他的屬天的智慧和能力極不相稱,以貌取人的一般人自然不相信耶穌是神的兒子,甚至「厭棄他,原文作因祂跌倒」,意思是他們認為耶穌的言行冒犯了他們,挑戰了他們的智商。值得一提的是,耶穌肉身的兄弟中,雅各後來成了教會的領袖,雅各書的作者。猶大是寫猶大書的作者。拿撒勒人以貌取人和不信的結果,就是得不著主的恩典。人若還沒信主,也可以得著主的恩典,就像第五章中的那個被汙鬼附著的人;但人若拒絕主,就一定會擋住主做工。於是,“耶穌就在那裡不得行什麼異能,不過按手在幾個病人身上,治好他們”。 接下來的7到16節,耶穌差遣十二個門徒兩個兩個出去,傳悔改的道並醫病趕鬼。為什麼要兩個兩個一起去呢?一是因為兩個人作見證更具可信性(申十七6),二是主耶穌要讓他們學習彼此配搭,彼此扶持。主耶穌在這幾節經文裡還提醒我們:1. 主耶穌既然差遣了我們,就必然會賜給我們權柄和足夠的能力。2. 主耶穌此時吩咐門徒不要隨身攜帶錢和日常生活必需品,是為了讓門徒們在實際的操練裡學習單單信靠主,經歷主的信實和供應。3. 要大膽地向不接待不信的人見證他們的不是。「把腳上的塵土跺下去」(11節)這一動作表示與外邦人的不潔無分。那些拒絕門徒所傳福音的人,在門徒面前成了「外邦人」。 第17到29節,馬可花了相當的筆墨敘述施洗約翰的殉道,目的是為了曝露視殺人為兒戲的希羅底和她女兒的血腥罪惡,以及希律安提帕隨著肉體的情慾行事隨便許諾,失去理性而同樣成為千古罪人。聖經中另一個關於許願的警戒記載在士師記11:28-31。神的靈降在耶弗他身上,表明神與他同在,他不需要再許願。但耶弗他對神認識出了問題,他覺得辦大事就要許大願,因此許下誰先出來迎接他,他就將誰獻上為燔祭。結果是他的女兒成了犧牲品。以人為祭物是違反神的律法的,耶弗他的許願不僅是輕率愚蠢,也是得罪神的。 本章的30-44節,是在四卷福音書都記載的五餅二魚的神蹟。使徒剛結束第一次被差遣,回到了迦百農,他們可能十分疲憊。主就憐憫他們,知道他們需要歇息和安靜,便用船載他們到加利利海岸上一處偏僻的地方。馬可福音 6:31-32 他就說:「你們來,同我暗暗地到曠野地方去歇一歇。」這是因為來往的人多,他們連吃飯也沒有工夫。 他們就坐船,暗暗地往曠野地方去。“暗暗地” 原意是“他們自己” (“by themselves”)。這是對服事主的人很好的提醒,不要被眾人的熱情所左右,需要有自己的休息,與主獨處的時間。 然而耶穌和門徒們的休息計畫並沒能實現,因為眾人搶先來到他們的目的地,然而耶穌還是心生憐憫,滿足眾人的需要。馬可福音 6:34 耶穌出來,見有許多的人,就憐憫他們,因為他們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於是開口教訓他們許多道理。 五餅二魚神蹟開始時,耶穌跟門徒之間的對話挺有意思的:馬可福音 6:35-37 天已經晚了,門徒進前來,說:「這是野地,天已經晚了,請叫眾人散開,他們好往四面鄉村裏去,自己買甚麼吃。」耶穌回答說:「你們給他們吃吧。」門徒說:「我們可以去買二十兩銀子的餅給他們吃嗎?」 遇到難題時,人的反應是請自行解決。當主挑戰門徒說“你們給他們吃” 時,他們的也是我們的第一反應是:這可能嗎?我們只有二十兩銀子吔。主耶穌的挑戰是逼著門徒從看環境看他們所有的轉向祂,認識並經歷這位滿有憐憫和能力的主。這難道不是我們每個服事主的人都要學的功課嗎?有多少時候,我們遇到又大又難的事,我們的信心是建立在我們自己的能力和資源上,卻忘了滿有憐憫和大能的主與我們同在,他有一切的答案,只要我們順服信靠他。 第41節:耶穌拿著這五個餅,兩條魚,望著天祝福,擘開餅,遞給門徒,擺在眾人面前,也把那兩條魚分給眾人。從這節可以看到神蹟的四大要素:第一是人的擺上在神的手中,第二是要禱告求神祝福,第三是要有破碎的工作,第四是有次序地傳遞祝福。讓我們成為那個為主擺上和傳遞祝福的人,甘心獻上禱告的代價,經歷主的破碎和更新,神就會為我們成就大事。馬可福音 6:43 門徒就把碎餅碎魚收拾起來,裝滿了十二個籃子。主耶穌的供應永遠是夠用而且有餘的,但祂也絕不允許浪費,所以我們應該學習成為神豐盛恩典和恩賜的好管家。 本章的第二個神蹟發生在耶穌暫時離開門徒去山上禱告之後。四更天也就是淩晨三點到六點,耶穌從海面上行走,要到在風浪中的門徒所在的船上去幫助他們,就像前一次在湖面上的暴風一樣(可四37-41)。主耶穌的同在再次帶來平安,但門徒們卻還沒有從上一次耶穌平靜風浪和這一次餵飽五千人的神蹟中學到功課,依然顯露出懼怕與驚訝,因為「心裡還是愚頑」,還是不能認識主耶穌的真正身份。可見五餅二魚的神蹟主要目的不是為了叫五千人吃飽,而是為了讓門徒認識主耶穌是誰。對著這樣一批愚頑的門徒,主耶穌並沒有失望,祂今天也還是用愛心和耐心來寬容、忍耐我們,因為祂是憐憫我們的主。 本章的最後幾節,描述了在革尼撒勒發生的事情,與在拿撒勒發生的事情形成巨大的反差。信與不信,認不認識主耶穌是關鍵。革尼撒勒人經歷了主醫治的大能,因為他們認識並相信主,主便施憐憫和醫治在他們中間。哈利路亞!   讓我們一起來禱告: 主啊,謝謝你的恩典和憐憫,讓我們能認識你,相信你,成為我們患難中隨時的幫助。聖靈求你幫助我們更多地來認識你,讓我們有主憐憫的心腸。不看環境,不看我們自己的有限,單單轉向施恩憐憫的主。擺上我們所有的,讓主來使用,來破碎,來倍增,好讓我們能成為傳遞祝福的器皿,讓神得著榮耀。謝謝主,聽我們的禱告。奉耶穌基督的聖名。阿們! 弟兄姐妹,謝謝您的收聽,願神賜你美好的一天,不論你在哪裡,神的恩惠平安與你和你的家人同在。再見。  

馬可福音第六章:雖遭拒絕,仍施憐憫


2021 年 9 月 13 日 馬可福音第五章:三個神蹟奇事   弟兄姊妹平安, 我們今天要來看馬可福音的第5章 – 主題是「三個神蹟奇事」。   在馬可福音的第5章中記載著三件神蹟奇事,在1-20節記載著耶穌在格拉森趕出一個被鬼附著的人,在21-43節記載著耶穌醫治一個患十二年血漏病的女人和救活管會堂睚魯的女兒。 作者馬可聽了彼得的敘述後把這三件事放在一起因為它們有著同樣的教訓在裡面。 當時耶穌的趕鬼、醫治和救活這三個人,雖然在方法和對像上面的不同,但實際上都是要這三個人為主來作見證。 這也是主耶穌來到世上的目的, 就如 路4:18-19說的「主的靈在我身上,因為他用膏膏我,叫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差遣我報告被擄的得釋放、瞎眼的得看見,叫那受壓制的得自由,報告神悅納人的禧年。」 在1-20節我們看到邪靈對於耶穌的認識是如此的清楚, 稱耶穌是「至高神的兒子耶穌」(7節), 相比較於世人對主耶穌的認識真是有很大的差別。 雅各書2:9說「你信神只有一位,你信的不錯!鬼魔也信,卻是戰驚。」, 我們要渴望來求聖靈開我們靈裡面的眼睛, 好叫我們能更多的認識那位救主耶穌。 【可5:12】「鬼就央求耶穌說:『求你打發我們往豬群裡,附著豬去。』」 【可5:13】「耶穌准了牠們,污鬼就出來,進入豬裡去。於是那群豬闖下山崖,投在海裡,淹死了。豬的數目約有二千。」 【可5:16】「看見這事的,便將鬼附之人所遇見的和那群豬的事都告訴了眾人;」 【可5:17】「眾人就央求耶穌離開他們的境界。」 撒但利用財物來控制人心,無論是得著或損失,都有可能使我們遠離和拒絕主。「眾人」一致拒絕主,可見他們關心財物的損失比被那個被鬼附的同胞更多。最可悲的是,主耶穌照著他們所「央求」的離開他們了。有的時候我們會很堅持的請求神答應我們的禱告, 這時最糟之事可能莫過於主因著我們的堅持而答應了我們的禱告,就像詩篇106:15說的「祂將他們所求的賜給他們,卻使他們的心靈軟弱」。格拉森人只希望主耶穌離他們遠遠的。主耶穌的確離開了,再也沒有回來過,這就是對他們的審判。但神仍有憐憫在這些人身上, 留下了那個從前被鬼附, 現在被主耶穌釋放的人在那裡傳揚神的作為。 【可五18】「耶穌上船的時候,那從前被鬼附著的人懇求和耶穌同在。」 【可五19】「耶穌不許,卻對他說:『你回家去,到你的親屬那裡,將主為你所做的是何等大的事,是怎樣憐憫你,都告訴他們。』」 【可五20】「那人就走了,在低加坡裡傳揚耶穌為他作了何等大的事,眾人就都希奇。」 在這件事的末尾我們看到當耶穌吩咐那群惡鬼離開那人後, 從前被鬼附著的人「懇求和耶穌同在」(18節),主耶穌卻「不許」。我們在第一章中看到主耶穌醫好了大痲瘋病人但卻「嚴嚴地囑咐」得醫治的大痲瘋病人「什麼話都不可告訴人」(1:43-44),這是因為在猶太人的地區已經有無數的群眾想要得醫治,而主耶穌的主要服事工作不是醫病趕鬼,而是傳神的道(1:38),祂不要猶太人誤會祂的使命。主耶穌奉差遣來服事的目的是要傳神的道,而不是為了醫病趕鬼。祂甘心服事人,但祂的服事並不是根據人的需要,而是根據神的心意。主耶穌要讓人看重神的心意過於肉身的需要,注意永恆的事情過於眼前的好處,他的目的就是要把人帶回到神永遠的計劃里。 而現在這個事件發生的地點「格拉森人的地方」(1節) 是位在加利利海的東岸低加波利地區(20節),是外邦人居住的地方,與第一章不同的是主耶穌現在卻要這個人去見證主為他做的大事。 這兩點看似不一致, 這是因為耶穌自己現在已經明顯不可能繼續在格拉森地區傳道(17節);所以主耶穌要使用他向外邦人見證神的憐憫。主耶穌不管是囑咐人見證、還是不見證,都是為了要讓人能真正正確地認識祂是神的兒子, 是道路真理和生命。 主耶穌不只是叫人從黑暗權勢裡面釋放的主,也是讓人起來服事的主。那個從前被鬼附著的人如今成為主的一位門徒,他不但在格拉森向親屬作見證,更在整個「低加坡裡」為主作見證。 接下來的患血漏的婦人和管會堂睚魯的女兒復活都是大家很熟習的經文。 在血漏婦人摸耶穌的衣裳得醫治後, 耶穌感覺到有能力從他身上出去就問「誰摸我的衣裳?」(30節), 耶穌不是不知道是誰摸他的衣裳, 但要婦人出來做見證, 不只是要讓她的身體得醫治也要她靈裡得醫治, […]

馬可福音第五章:三個神蹟奇事



2021 年 9 月 12 日 馬可福音第四章: 神國必擴張,領受在於聼     主題:「神國必擴張,領受在於聽」 一、序言 馬可福音第四章內容非常豐富,若細細查考,每一個段落本身就可以成為一篇信息。但是今天,我們要換個角度,從整體來看每一個段落的連貫性。我們會發現,耶穌要告訴我們一個重要的信息,(1)神的國一定會擴張,(2)個人的領受關鍵在於如何聽。 記不記得,馬可福音第一章,在講述耶穌福音的起頭。耶穌一開始傳神國的道,就有神蹟奇事隨著祂,許多病人得醫治,被鬼附的得釋放。很快的耶穌的名聲傳遍了那地,所以耶穌就不能再明明的進城。即便如此,神國的福音沒有因此受攔阻。耶穌到曠野地傳講神國的道理,在那裡,許多人從各處來尋找耶穌。我們看見神的國度在快速的擴張。 進入馬可福音第二和第三章,就開始看見法利賽人來質問並議論耶穌。為什麼法利賽人那麼不喜歡耶穌如此美好的服事呢?原來他們不願意被更新,如同舊皮袋無法承接神要賜給他們的新酒,所以他們無法接受耶穌赦罪的權柄,無法接受耶穌與稅吏和罪人一同吃飯,無法接受耶穌的門徒沒有禁食、還在安息日在路邊捏麥穗吃,也無法接受耶穌在安息日醫治等等。經過了這一系列的質問之後,法利賽人與希律一黨的人就開始商議如何除滅耶穌。親愛的,神國的擴建有沒有因這些人被迫停頓?沒有!耶穌帶著門徒退到海邊繼續教導、繼續服事人,許多人繼續跟隨耶穌,而且耶穌還設立了12門徒晝夜與耶穌同在。 昨天讀的馬可福音第三章,有一個非常重要轉折點,就是從耶路撒冷下來的文士說耶穌是被別西卜附着,又說耶穌是靠着鬼王趕鬼。他們如此褻瀆聖靈,耶穌說這罪永不得赦免,他們乃要擔當永遠的罪,因為這些在位的宗教領袖鐵了心拒絕耶穌。   接著,就是今天讀的馬可福音第四章,許多人聚集到耶穌那裏,祂就上船教導,眾人靠海站在岸上聽(v1)。這時候耶穌開始使用一系列的比喻來教導許多的道理,其他福音書記載了很多比喻,馬可福音這裏只記載了其中4個比喻。一直跟隨在耶穌身旁的門徒,察覺到耶穌的教導不一樣了,之前在登山寶訓耶穌的教導非常直接,但現在卻發現耶穌一直在講比喻,而且這些比喻門徒也不明白,所以就私下問耶穌。耶穌這樣回答,「11 耶穌對他們說:「神國的奧秘,只叫你們知道,若是對外人講,凡事就用比喻, 12 叫『他們看是看見,卻不曉得;聽是聽見,卻不明白;恐怕他們回轉過來,就得赦免。』」」   二、內容 (一)耶穌用比喻教導(可4:1-34) 比喻一:四種聽道的心田,其中領受神國之道的人必結實(v1-20) 一開始,耶穌說,「你們聽啊,看啊」(v3)(原文有“看啊”,只是中文聖經沒有翻譯出來),結尾又說,「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v9)。「聽」,在馬可福音第四章是非常重要的主題,一共出現了12次之多,也是耶穌這一章節要強調的重點。 「四種聽道的心田」,此比喻是其他一切比喻的基礎。耶穌對門徒說,「你們不明白這比喻嗎?這樣怎能明白一切的比喻呢?」(v13)。這比喻怎麼那麼重要?讓我們來看這比喻的內容。 耶穌說,有一個撒種的出去撒種,所撒的種就是神的道。比喻裏提到四種人,有四種聽道的心田,描述當時候來聽耶穌教導的許多人,有四種不同的回應,直到今天,也是一樣。這四種人有個共同點,他們都「聽了道」,神給每個人都有聽道的機會。無論他們是帶著什麼目的和需要來到耶穌面前,耶穌都對他們傳講神國的道理。但是,他們因各自不一樣的「內心光景」,被「外在因素」的影響,帶下非常不一樣的結局。 人的心如路旁,完全剛硬,聽了道,撒旦就立刻來,把聽見的道從祂心裡奪了去。這如同當時的法利賽人和文士。耶穌的教導,他們同樣聽見,但完全拒絕。 人的心如石頭地,表面接受但心裏仍然剛硬,聽了道立刻歡喜領受,但心裏沒有根,無法維持,當他們因神的道遭遇患難或逼迫,立刻就跌倒了。 人的心如荊棘,心裏很多的摻雜,道是聽進心裏去了,但卻被世上的思慮、錢財的迷惑,各樣的私慾擠住了,不能結實。 人的心如好土,聽了道,又領受,又結實,有30倍,60倍,100倍。耶穌的12位門徒,除了賣主的猶大,其餘都是好土的例子。他們後來不但自己生命結果子,而且還承接了福音的使命,帶領初期教會不斷的成長和擴張,30倍,60倍,100倍。 雖然有很多人的心如路旁,如石頭地,如荊棘,但這不妨礙神國度的擴張,沒有什麼可以攔阻神國度的成長。一個心如好土的人,就可以有30倍,60倍,100倍!              2. 比喻二:神國的奧秘必如燈照耀顯明,所以聽的量器很重要(v21-25) 第二個比喻,耶穌說,(v21)「人拿燈來,豈是要放在斗底下,牀底下,不放在燈台上嗎?」,燈指的是神國的道理,耶穌把神的國帶到我們當中,就是要放在能顯明之處,發出光來照耀周圍。耶穌並沒有要將神的國隱藏起來,而是來顯明神國的奧秘。(v22)「因為掩藏的事,沒有不顯出來的;隱瞞的事,沒有不露出來的」,指神國的奧秘,原是隱藏,但必然顯明出來,如燈放在燈台上照耀。 (v23)「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v24)「你們所聽的要留心」。如果不留心聽,就算神國的奧秘顯明了,我們也不會明白。要明白神國的奧秘,我們就必須拿出可以承裝神奧秘的量器,就是我們聽道的量器。(v24)「你們用甚麼量器量(原本沒有“給人”二字),也必用甚麼量器量給你們,並且(原文有“你們聽見的人”),要多給你們。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耶穌這裡不是在教導我們要慷慨大方的給出去,就會有更到的賜給我們,雖然這也是神國的原則。這裡耶穌說的,是我們「聽道」的量器。你聽神的道,是用什麼樣的量器呢?全神貫注的量器,還是一心二用的量器?能夠保存神道理的量器,還是左耳進右耳出、破洞的量器?能夠容納很多神道理的量器,還是一天只能裝5分鐘的量器?當我們真正的聽,神會把更多神國的真理加給我們。所以,「聽」非常重要,我們怎麼聽,決定我們是否能領受神國的奧秘。 親愛的,人不願意接受神國的道,不是因為神的道理被隱藏,也不是因為太難了。其實,神國的奧秘一定會顯明出來。關鍵在於我們用什麼聽的量器來聽神國的道理。想一想,法利賽人學習神律法的機會,原本就比一般以色列百姓多,他們懂律法也比百姓多。但他們拿給耶穌的量器,是什麼也裝不進去的量器,所以他們不但聽不進去耶穌的道,他們之前從舊約聖經所學習的似乎都消失了,過去所學的與他們毫無益處,因為他們不肯到耶穌那裏得生命。反過來,門徒雖然沒有受過高等教育,也沒有很多學習律法書的機會,但他們帶著飢渴慕義的量器來聽耶穌講道,不斷的吸收,雖然剛開始似懂非懂,理解的也不多,但他們願意,他們認真學習,甚至聽完之後還私下來詢問耶穌,所以耶穌就更多的向他們講解,不斷的加添給他們,他們得著的就越來越多。甚至到了使徒行傳的初期教會,他們對神國道理的吸收量仍然在被擴張。          3. 比喻三:神的國必自然成長成熟,如種子發芽漸長(v26-29) […]

馬可福音第四章: 神國必擴張,領受在於聼


2021 年 9 月 11 日 馬可福音第三章:屬靈的日常生活   兄弟姐妹平安,歡迎收聽每日靈修節目,我們今天一起讀馬可福音第三章,主題是“屬靈的日常生活”。   第一節到第六節講述了耶穌和法利賽人許多衝突之一。耶穌在會堂裡遇到一個人,他的手枯乾了。法利賽人不關心這個人,反而“窺探”耶穌,試圖找到把柄控告他不守安息日律法。耶穌道成肉身,來到我們當中三十三年,是要叫我們得益,讓我們認識祂。顯然,「看耶穌」本身無善惡可言。為什麼看、怎麼看,卻存在很多角度。這些法利賽人“窺探”耶穌,預先存了邪惡的目的,就是準備雞蛋裡挑骨頭。 於是,耶穌面對心裡剛硬的群眾,怒目看著他們。同時也為他們憂愁難過,就像父母看著孩子硬著心幹壞事,心裡憂憤交集一樣。第四節,耶穌提出一個直指人心的問題:“在安息日行善行惡,救命害命,哪樣是可以的呢?”。眾人沒有回答,反而出去商議怎樣可以除滅耶穌。 馬太福音提到,這事之後耶穌知道了他們的企圖,因此第七節的記載,耶穌就退到海邊去繼續福音工作,醫治了許多人,但時候尚未成熟,因此第 12 節說:“耶穌再三地囑咐他們,不要把他顯露出來。” 第13到19節講述了設立十二門徒。注意第19節特別提到了賣耶穌的猶大,也就是說他在設立門徒的時候,就知道將來猶大要出賣自己。路加福音(6:12)說耶穌 “整夜禱告” 後挑選了十二個人。第14,15節說 “要他們常和自己同在,也要差他們去傳道, 並給他們權柄趕鬼。” 耶穌一視同仁,沒有區別對待猶大,給了他充分的時間和機會回轉,是猶大自己最終選擇了要走的路。   我們今天也是如此,所有人無論信的不信的,都一樣早上起來出門上班上學,一樣生老病死,悲歡喜樂。很多時候從表面上看,甚至不信的人負擔還要輕一些,至少他們不需要每週去教會,做事不需要擔心神的責備。但是,馬太福音(13:30)清楚地教導說“當收割的時候,我要對收割的人說,先將稗子薅出來,捆成捆,留著燒;惟有麥子要收在倉裡”。親愛的弟兄姐妹,你願意做稗子,還是願意做麥子呢?   下一段記載了耶穌和文士們的又一次衝突。耶穌自己就是神,與聖靈同在,趕鬼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但是從耶路撒冷來文士們不相信,或者不願意承認,就污蔑說(第22節)“他是被別西蔔附著”;又說:“他是靠著鬼王趕鬼。” 這個控告很嚴重,因為當時實行巫術是該當死罪的。我們讀聖經,去教會,經常聽到神的慈愛與寬容,赦免我們一切過犯。但是請注意,第 28 ,29節給出了嚴肅的警告:“我實在告訴你們,世人一切的罪和一切褻瀆的話都可得赦免,凡褻瀆聖靈的,卻永不得赦免,乃要擔當永遠的罪”。法利賽人明明看見了聖靈的權柄,卻存心拒絕接受,拒絕在恩典裡悔改,所以必定要承擔後果。我們在讀經和每日生活中,不可強調恩典而忽略公義,這二者是同等重要的神性。更切忌斷章取義,挑出符合自己胃口的一段,動輒用來對別人品頭論足。聖經的原則是用來衡量自己的,不是辯論的工具。讀經和靈修是讓我們謙卑,更接近神,更像神。   本章最後一段,第31節到35節是個膾炙人口的情節。當時耶穌正在與多人一起說話,他的母親和兄弟來了。這樣一件平常的事情,耶穌的話卻令人震驚,他說(33 節)“誰是我的母親?誰是我的弟兄?”,(35 節)“凡遵行 神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弟兄姐妹和母親了。” 我們知道,耶穌不是冷酷無情的人,他從未輕視,或否認過自己肉身的母親瑪利亞。相反,當他已經被掛在十字架上的時候,還特別對約翰說“看,你的母親!”(約翰福音 19:27),他慎重地把她交托給約翰。十誡裡說當孝敬父母,耶穌在為全世界的人受死刑時,沒有忘記自己的母親,他為瑪利亞的餘生做好了準備,為她預備了歸宿和依靠。 所以我們要再次強調前面提到的原則,不可斷章取義,這裡耶穌說“誰是我的母親?誰是我的弟兄?”,是為了引出下面的教導。在神國裡,我們彼此不是建立在肉身關係的基礎上,而是建立在屬天新造的生命上。「凡遵行神旨意的人」,無論是猶太人還是外邦人,裡面都有從神而來的新造的生命,這生命使他們都成為耶穌的親人,帶來了新的親屬關係,所以基督徒彼此都稱「兄弟姐妹」。   總結今天的經文,都是耶穌傳道過程中的點點滴滴:耶穌兩次和文士的衝突,囑咐眾人不可顯露自己,設立十二門徒,最後是關於母親和兄弟的教導。沒有太多驚天動地的大事,就像我們每天的生活,讀經、禱告,平平常常,跟昨天沒什麼區別,似乎明天再做也沒什麼區別。在這裡我要鼓勵大家也鼓勵我自己要持之以恆,無論大事小事,持守神的原則,神必紀念。   讓我們一起禱告: 感謝神給我們的馬可福音第三章,我們今天看到耶穌每天忙碌的傳道。他安息日在會堂裡醫治病人,他到海邊有很多人跟隨他,擁擠他。他忙到連飯也顧不得吃。神求你讓我以耶穌的心為心,求你提醒我,讓我明白神的公義和慈愛,讓我願意以遵行神旨意的人為我的弟兄姐妹和母親。在每天的讀經禱告中,建造堅實的屬靈基礎,每天與你同行。禱告奉主耶穌榮耀的名。阿門!  

馬可福音第三章:屬靈的日常生活


2021 年 9 月 10 日 馬可福音第二章:把新酒裝在新皮袋裡   弟兄姊妹們平安。歡迎來到西雅圖靈糧堂的每日靈修podcast的時間。今天我們來繼續查考馬可福音。我們今天要分享的內容在馬可福音第2章,主題是“ 把新酒裝在新皮袋裡”。讀過新約四福音書的人都知道馬可福音是四本福音書中篇幅最短的一本,共有16章。從內容上看,馬可福音略過耶穌的降生,而著重記述祂在世上的工作,包括祂的教導、醫治和行的神跡。最後幾章也記載了耶穌的受死和復活。我們今天一起來讀馬可福音第2章。   第2章記載的內容是耶穌在加利利傳道時發生的事,第一節提到的迦百農,是耶穌當時在加利利傳道時的中心。第二章記載的第一件事是耶穌醫治了癱子 – 當時耶穌在跟許多人講道,有4個人抬著一個癱子來求醫治。但因為人太多,無法接近耶穌,所以他們居然就把耶穌所在的那間房子的屋頂拆了,把癱子連同所躺臥的褥子都一併放了下來。耶穌看見他們的信心,就說 – 小子,你的罪赦了。接著有一些文士就議論,覺得耶穌僭妄,意思就是超越自己的本分做事。他們說除了神以外,誰能赦罪呢?耶穌就明確的告訴他們“人子在世上有赦罪的權柄”。耶穌吩咐癱子起來,拿起他的褥子回家。於是癱子就起來,從眾人的面前走出去,眾人都稀奇,歸榮耀與神。這件神蹟看起來是耶穌醫治了一個癱子,但其實作者更要說明的是耶穌赦罪的權柄。癱子的問題的根源不在於他肉體上的病痛,而是心靈上的罪。所以耶穌並不是說我醫治你癱瘓的病,而是說你的罪得赦免了。從這個故事我們看到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問題的根源不是身體表面的問題,而是心靈的問題。而只有耶穌才能赦罪,帶給我們真正的救恩,和徹底的醫治。 接著耶穌呼召了一個叫利未的人。這個利未的另一個名字是馬太,就是馬太福音的作者。這個利未當時是迦百農城的稅吏,是幫羅馬政府向猶太人徵收稅務的人。這一類的人是被猶太人憎惡的,視為罪人,不屑一顧的人。因為這些稅吏壓榨同族的人,有些還甚至還侵吞稅款。所以當耶穌呼召這樣的人跟從祂,可想當時法利賽人裡面的文士作何感想!他們說:“他和稅吏並罪人一同吃喝嗎?”然而耶穌說:“康健的人用不著醫生,有病的人才用得著;我來本不是召義人,乃是召罪人”。這個世上沒有一個是靈魂康健的人,都犯了罪,沒有義人,所以我們都需要神。我們很多時候是不是也像法利賽人一樣在judge別人呢?放大別人做的不好的地方呢?這讓我想到約翰福音裡面記載的行淫被捉拿的婦人。當時文士和法利賽人把這個女人帶到耶穌面前來控告她,要求按照摩西律法用石頭打死她的時候,耶穌卻說: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誰就可以先拿石頭打她“。耶穌來不是要定我們的罪,而是要赦免我們的罪, 讓我們不再犯罪。 而我們不再犯罪不是靠我們自己,而是靠主的恩典,靠聖靈的工作。這就是耶穌接下來講到的要把新酒裝在新皮袋裡的比喻。他說:不要把新布縫在舊衣服上,因為恐怕所補上的新布,帶壞了舊衣服,破的就更大了;也不要把新酒裝在舊皮袋裡,恐怕酒把皮帶裂開,酒和皮帶就都壞了。耶穌這話背後的含義是什麼呢?其實他是在講律法和恩典的關係。耶穌帶來的,是恩典時代。如果我們還是活在律法之下,也就是陳酒,不接受新酒,就是耶穌的救恩,那我們就無法得到生命真正的蛻變,也無法真正理解和經歷主的恩典。 最後耶穌談論了守安息日。法利賽人論斷耶穌的門徒在安息日掐了麥穗,說他們做了安息日不該做的事。因為按猶太人傳統,安息日做一點點跟收割有關的事都觸犯律法。耶穌就用大衛吃會幕中陳設餅的事來辯論,因為照律法規定,只有祭司才可以吃此餅。那是不是大衛也觸犯了律法呢?猶太人對安息日有很多條規。耶穌要眾人明白的,並不是死守安息日的規條,而是在27節這裡說的:“安息日是為人設立的,人不是為安息日設立的”。難道我們在安息日看到一個需要幫助的人,但因為律法規定在安息日不能做工,就不去幫助嗎?命令的總歸是愛。當人心裡沒有愛,只是死守一條一條的規定的時候,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更是違背了制定律法的初衷。而當一個人越多明白主的愛,他就越能在神的恩典上長進,直至靈命成熟。   讓我們一起來禱告: 親愛的主耶穌,謝謝您賜下馬可福音這一段信息來提醒我們耶穌基督的救恩的真正意義。謝謝主耶穌赦免我們一切的罪,讓我們的心靈和肉體得到完全的醫治,有一個新的開始。求聖靈幫助我們脫去舊有的纏累,不去論斷人,也不去judge人。把新酒裝在新皮袋裡。珍惜感恩主的恩典,幫助我們在生活中能夠活出主的教導。奉耶穌基督的名禱告,阿門!  

馬可福音第二章:把新酒裝在新皮袋裡



2021 年 9 月 9 日 馬可福音第一章:福音的起頭   弟兄姊妹們,平安!我是周吉仁牧師,今天要和大家分享馬可福音第1章「福音的起頭」。 馬可福音的作者馬可,希伯來名字是約翰(徒12:12),他的家中非常富有,房間非常寬敞,最後的晚餐,以及使徒行傳1章中120名門徒聚集禱告,都是在馬可家舉行,又稱為「馬可樓」。客西馬尼園相傳也是馬可家的,耶穌常帶門徒在那裡聚集,猶大猜想耶穌吃完晚餐後,必會帶門徒去客西馬尼園,所以才會帶兵丁去那裡捉拿耶穌。 耶穌的12門徒因為常去馬可家,與他們家關係親密,當天使拯救彼得出監牢的時候,彼得想了想,就去了馬可和他母親馬利亞家(徒12:12),他們家的使女羅大還沒開門,就能認出彼得的聲音,這說明彼得在馬可家不是個陌生人。 在彼得前書5章13節,彼得稱呼馬可為他的屬靈兒子,由此可知馬可跟隨過彼得一段時間。馬可福音描寫事情發生的過程非常詳細,譬如在第一章中,在19節,耶穌呼召了彼得和安得烈之後,他們「稍往前走」,耶穌又呼召了雅各和約翰。馬可怎麼會知道,沒走幾步,稍往前走,耶穌又呼召了雅各和約翰呢?29節,耶穌在會堂趕鬼之後,「一出會堂」,就立刻去了彼得和安得烈家。31節,耶穌「拉著彼得岳母的手」,扶他起來,熱就退了。35節,次日早晨,「天未亮的時候」。馬可在描述這些事件的時候,精準的描述了當時的時間和過程,就像是他親眼目睹一樣,初代教父都相信馬可的這些資訊是來自彼得,所以馬可福音又稱做「彼得福音」。 四本福音書中,馬太福音,約翰福音是耶穌的12使徒所著,大多學者相信路加福音的資料主要來自於保羅,而馬可福音的資料主要是來自彼得。學者將這四本福音書比較啟示錄第4章的四活物,馬太福音的耶穌像獅子;馬可福音中的耶穌像牛;路加福音中的耶穌像人;約翰福音中的耶穌像飛鷹。因為馬可福音中描述耶穌一直在服事,書中常常提到「立刻」「隨即」,說到耶穌不斷的服事,醫病趕鬼,有時會服事到半夜,說到耶穌是一位忠心竭力服事的僕人,宛如牛一樣的殷勤耕種神的國。 馬可福音完成的時間,大約是在主後50到60年間,是最早寫成的福音書。馬太福音,馬可福音,路加福音三本書的內容有非常多的相似之處,三本福音書被稱之為「對觀福音書」,一般學者相信是馬可福音先寫成,之後馬太和路加再參考馬可福音,寫下了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從哥羅西書4章10節,我們知道巴拿巴是馬可的表哥,巴拿巴非常愛主,變賣所有供教會使用,馬可受表哥巴拿巴影響,曾經跟隨巴拿巴和使徒保羅一起外出旅行佈道,但可能是因為馬可出生富裕,無法吃苦,所以旅行佈道到了一半,便中途便折回耶路撒冷(徒13:13),這導致了後來巴拿巴要再次要帶馬可外出服事時,和使徒保羅起了爭執,最後巴拿巴和保羅分道揚鑣(徒15:36-41)。但是過了一段時間之後,保羅再次認出了馬可對主的忠心,囑咐哥羅西的聖徒接待馬可(西4:10),承認馬可是他的同工(門24;提後4:11)。所以,馬可跟隨過巴拿巴、保羅、彼得,家裏曾又常接待耶穌和門徒,第一手見證了這些聚會和教導,是初代非常重要的人物!   馬可福音第一章可分成兩個大部分:前面1到20節「福音的預備工作」,以及21節到45節「僕人耶穌開始服事」。 1到20節「福音的預備工作」這一段的大綱: 1到8節:施洗約翰預備主耶穌的道路 9到11節:耶穌受浸,蒙父悅納 12到13節:耶穌在曠野受試探 14到15節:耶穌在加利利開始傳福音 16-20節:耶穌呼召彼得(就是西門)、安得烈、雅各和約翰 第二大段,21節到45節「僕人耶穌開始服事」的大綱: 21-22節:耶穌教訓有權柄 23-28節:耶穌趕鬼有權柄 29-34節:耶穌醫病有權柄 35節:耶穌禱告,權柄能力的來源 36-39節:耶穌擴大服事的範圍到加利利全地 40-45節:耶穌醫治當時的絕症,大痲瘋病   馬可福音第一章裡面有許多的重點,因為篇幅的關係,在這裏,我僅提出四個重點,供大家參考: 第一節,「神的兒子,耶穌基督福音的起頭」這是這一章的重點,也是整本馬可福音的重點,強調耶穌是神的兒子。「基督」是受膏者的意思,是耶穌的稱謂,是以色列人所在盼望的那一位。「福音」就是好消息。這一節可以做成兩種解釋,第一,耶穌基督帶來了好消息,整本馬可福音在講耶穌基督所帶來的好消息,第二,耶穌基督祂自己就是好消息,整本馬可福音在介紹耶穌是基督的好消息。 馬可福音第一章的第二個重點,就是其中的見證,這些人和事都見證了耶穌就是基督,耶穌就是神的兒子,第一,7-8節,施洗約翰為耶穌見證,第二,11節,天父自己為耶穌做見證,第三,24節,污鬼為耶穌做見證,第四,大痲瘋病得醫治的人為耶穌做見證。此外,22節,耶穌的教訓有權柄,25-26節,耶穌趕鬼有權柄,31-32節,耶穌醫病有權柄,這些也都在為耶穌做見證祂就是神的兒子。 馬可福音第一章的第三個重點,耶穌以身作則為神的僕人,為我們立下了美好的榜樣,包括,第一,第9節,耶穌順服受浸的榜樣,第二,第10節,耶穌有聖靈的澆灌,第三,第11節,耶穌領受父神話語的印證,第四,12節,耶穌順服聖靈的帶領,第五,13節,耶穌勝過撒但的試探,有得勝的生活,第六,14-15節,耶穌有傳道的榜樣,宣告悔改的信息,第七,16-20節,耶穌呼召門徒,帶領人,第八,21-34節,耶穌馬不停蹄的服事,早上進會堂傳講信息,下午去家庭探訪,醫治彼得的岳母,晚上服事各樣的病人,第九,35節,耶穌有禱告的生活,清晨天未亮的時候就起來靈修禱告。第十,38節,耶穌的服事有策略,有異象,祂決定去加利利全地傳道,不會因為眾人的擁戴就停留在當地,而迷失方向。十一,41節,耶穌對患有絕症的邊緣人有憐憫心腸,大麻瘋當時是極可怕的傳染病,耶穌可以用口遠距離的吩咐他的病得醫治,但是耶穌卻選擇伸手觸摸他的方式來醫治他。十二,43節,耶穌的服事是有原則的,祂知道祂得榮耀的時間還沒有到,所以嚴厲的囑咐大麻瘋病人不可傳揚祂的事蹟。 第四個重點:施洗約翰的服事。在第5節看到,施洗約翰的威望當時如日中天,能夠使猶太全地和耶路撒冷的人都去找他,耶路撒冷是猶太人的信仰中心,全地和全城的人都歸向他,受他的洗,這表示他的影響力非常重大,但是施洗約翰卻一心成為曠野的呼聲,第3節,他「預備主的道,修直他的路。」他為基督預備人心。第7-8節,他將人指向基督,見證基督的能力。施洗約翰不為自己的名聲利益,只求為主預備道路,約翰福音3章形容他是新郎的朋友,主必興旺,我必衰微。施洗約翰成為了我們服事耶穌的美好榜樣,他只傳耶穌,只為耶穌,只誇耶穌。   讓我們一起來禱告:主耶穌,我們宣告您就是福音的起頭,您就是福音,謝謝您在2000多年以前道成肉身,降世為人,我們宣告,您就是神的兒子,在您以外,我們別無拯救!主啊,讓我竭力宣揚基督,是的,您必興旺,我必衰微,讓我只傳耶穌,只為耶穌,只誇耶穌,奉主耶穌的名禱告。  

馬可福音第一章:福音的起頭